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2021学年上海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大家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复习资料

   日期:2025-02-12     来源:www.zongdia.com    浏览:593    
文章简介:第二单元 大家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测试) 学校: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   1、单选题(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

第二单元 大家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测试)

学校: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

 

1、单选题(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预防试管炸裂

B.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维持水平

预防读数错误

C.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使产生氧气的水平增加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

A、加热试管时,为预防试管受热不均匀,导致试管炸裂,应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选项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维持水平,不可以仰视或俯瞰,不然会出现误差,选项正确;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度,但不会增加氧气产量,选项错误;D、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氧气生成速度,选项正确。故选C。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缘由有:①实验前忘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热前试管内外壁有水珠;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试管口向上倾斜;⑤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槽;⑥没进行预热,直接对准试管里固体进行加热。其中与之有关的是

A.只有①③⑤⑥    B.只有②④    C.除去①外其余均是    D.只有②③⑥

【答案】C

【分析】

①实验前忘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或许会导致采集不到气体,不会使试管炸裂;②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③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容易炸裂试管;④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导致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⑤采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撤离水面,水槽内的水在大方压强有哪些用途下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⑥没给试管预热,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故选C。

3.验满氧气时的操作办法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答案】D

【分析】

A、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燃烧的更旺,只能说明该集气瓶内有氧气,不可以检验是不是采集满,错误;B、由于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容易非常明显的察看到木条燃烧的变化状况,错误;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这是氧气的检验办法,错误;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假如木条复燃,表明氧气已集满,正确。故选D。

4.下列采集装置,可以用来采集氧气的是(    )

 

A.①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

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采集;依据氧气不容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采集。

①②是排水法,可以;③④是向上排空气法,可以;⑤⑥是向下排空气法,不能。故选D。

【点睛】

气体的采集办法是由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所决定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气体不容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采集。

5.实验室用加热 KMnO4 固体的办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无需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

长颈漏斗一般是添加液体的,而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无需长颈漏斗。故选C。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水平和化学性质不变    D.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水平

【答案】C

【分析】

考试试题剖析: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水平和化学性质不变。A、为改变反应速率,不仅仅是加快,说法错误;B、在过氧化氢分解和氯酸钾分解中二氧化锰符合催化剂的概念,但其它反应未必,说法错误;C、符合催化剂概念,说法正确;D、只不过改变反应速率,不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说法错误。

7.有关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有哪些用途,叙述正确的是

A.没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不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B.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反应物

D.二氧化锰能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量

【答案】B

【分析】

A、没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分解产生氧气,只不过产生氧气的速率较慢,错误;B、二氧化锰起催化用途,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正确;C、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不是反应物,更不是生成物,错误;D、二氧化锰只改变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水平,错误。故选B。

8.下列是分解反应的是

A.过氧化氢水+氧气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镁+氧气氧化镁            D.工业上用离别液态空气的办法制取氧气

【答案】A

【分析】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征总结为“一变多”,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A选项正确;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是分解反应,B选项错误。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C选项错误;离别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新物质的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D选项错误。故选A。

9.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下列操作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②用手掌捂在试管的外壁,使管内气体受热膨胀

③把导管的一端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④把手移开,察看导管内水位是不是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⑤察看导管口是不是有气泡产生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②①③⑤④

【答案】A

【分析】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步骤:按需要装配好仪器、再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才可以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有无气泡,最后要把手移开察看导管里水面是不是上升形成水柱。故选A。

10.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需要用催化剂

B.需要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需要用排水法采集

D.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不是采集满

【答案】B

【分析】

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只加热即可,不需用催化剂,故错误;B、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有:KMnO4、KClO3、H2O2,都含有氧元素,依据水平守恒定律,需要用含氧元素的物质做反应物,故正确;C、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故错误;D、用排水法采集氧气时,无需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故错误。故选B。

2、填空题(共26分)

11.(8分)氧气是一种要紧的物质,依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填写下列空白。

(1)人类存活不能离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

(2)实验室里有多种办法可以制氧气,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3)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____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用途 ④钢铁生锈

【答案】21% ;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③    

【分析】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天然气燃烧是天然气和氧气的反应,缓慢氧化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不容易知道的氧化反应,钢铁生锈是钢铁和氧气、水等发生的缓慢氧化,而光合用途是绿色植物和二氧化碳在光有哪些用途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氧气是生成物,故选③。

12.(18分)(1)用如图采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填字母),缘由________。

(2)若将如图的装置倒立过来,这个时候采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填字母),检验采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若给如图中集气瓶将水装满,此刻采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填字母),缘由是_____。

 

【答案】a;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木条复燃则已满;b;气体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分析】

 排空气法采集氧气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氧气应从a端进入;

将如图的装置倒立过来,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这个时候采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b端进,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木条复燃则已满;

因为气体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用该装置排水时气体从b进水就从a被排出。

3、实验题(共24分)

13.(12分)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字:______;

(2)采集某气体只能使用D装置,由此推断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试管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AC或AE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分析】

【剖析】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字和题中所指仪器有哪些用途进行剖析;

(2)依据D装置采集氧气的办法是向下排空气法进行剖析;

(3)依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剖析。

【解析】

(1)仪器①的名字是试管;

(2)D装置采集氧气的办法是向下排空气法,采集某气体只能使用D装置说明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状况中固体,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即用C装置采集,氧气不容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采集,即用E装置采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AC或AE;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4.(12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2)实验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缘由是_____________。

(3)氧气采集完毕,先将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预防水沿导管倒流入热的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答案】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预防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导管移出水面    再熄灭酒精灯    

【分析】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缘由是:预防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氧气采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预防水沿导管倒流入热的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